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,主要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。
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长期封闭的大门,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。一些具有民族意识的人们认识到,要挽救中国,必须“师夷之长以制夷”。因此在以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思想指导下,开展了洋务运动,采用了一系列学习西方军事、科技、文化的措施。
西方体育随着“洋操”也逐渐兴起。当时北洋水师学堂体育课程中就有赛跑、跳高、跳远、足球、单杠、刺棍等体育项目。洋务运动送出国的留学生和传教士、商人们在西方体育传入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其中篮球、排球的传入与基督青年会有关,足球运动组织“南华足球会”中的队员常代表中国出国参赛,曾一度称雄东亚,与世界强手争雄,涌现出一批出色的足球选手,如号称“铁门丁”的丁煦春,善于凌空截球的后卫袁度祥。曾任国足联委员的“亚洲球王”李惠堂,曾写地我国最早的现代足球理论专著。一些图片和实物可以使我们领略到一代球星们驰骋球场的英姿。
近代体育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兴起是不可分割的。诸如江文书院、金陵大学、正蒙书院大通师范学院都以重视体育而著名。其中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,曾留学日本,意识到尚武精神的重要性,回国后开始创办体育会。大通学堂的继任校长秋瑾,从小就热爱习武,经常骑马、打靶、练剑。一张秋瑾女士手握短剑的照片,足以见她不凡的豪侠气质。徐一冰这位爱国人士曾培养千名专门体育师资和人才,创办了《体育界》及《体育杂志》。
运动会虽已初具规模,在全国各省市教有开展,但每届旧中国的运动会都不同程度地带着失败的阴影,不是洋人控制,就是大打出手,观众受伤,甚至出现运动员无饭可吃的状况。虽然规模不断扩大,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管理、资金、器材,以至于体育运动水平停滞不前,甚至倒退。
参加远东运动会及奥运会的历史更加悲壮。第一个为中国夺得冠军的人是参加第一届远东运动会的陈彦,他以6.08米的成绩夺得跳远冠军。在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中获五项第一。然而地区性的成绩不能抹掉十几年令国人耻辱的“零”的记录。当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前,顾拜旦致信李鸿章,清政府不知奥运会为何物,竟未答复,由此整整九届奥运会都未参加。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时,中国只有唯一的代表刘长春,此时在希腊雅典的奥林匹亚竞技场遗址处,有一位靠徒步和骑自行车进行历时七年环球旅行的中国人潘德明,听到这个消息后,愤然在遗址处贴出“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”的纸条。在第十四届奥运会后,运动员竟无钱回国,靠借贷才得以回家。
当然中华儿女中不乏有豪杰,霍元甲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。他对体育的贡献首推创办精武会,推广武术运动,在抗日期间组织抗日活动,并将体育组织带到东南亚。
延安时期红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照片很吸引人,毛泽东主席打乒乓球,小战士在简陋的单杠上飞舞,在延河上练习跳水,都让人感到十分亲切。虽然所有的器材都是因陋就简,但这红色体育以最广泛的群众基础、在“锻炼体魄,好打日本”的口号声中蓬勃展开。
1942年9月,解放区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运动会,《解放日报》对此做了生动的描述:这里没有大理石砌成的司令台,简陋的土台子,不是同样庄穆吗?这里没有钢筋水泥建筑的会场大门,用野草扎成的门楼,不是同样严肃吗?这里没有整齐排列的看台,那铺着青石板和草褥子的山坡,不是坐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吗?这感人肺腑的话语,这热火朝天的体育盛会,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的希望。